“您好,这里是淮北110接警中心。请问您要反映什么情况?”农历大年三十整整一天,张天宇和战友们坚守在110报警服务台,守护着万家平安。
两个月前,张天宇还是特警队的一员,现在虽然调换了工作岗位,但他作为人民警察的责任感没有变。“刚来这里的时候,我第一感觉就是时间紧、任务重,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习,尤其是要了解各个片区、街巷的名称方位。那时候,我下了班就喜欢‘溜达’,走街串巷,每天手机计步器上最少也有好几万步。”张天宇告诉记者。
为了尽快提高综合研判、指挥调度能力,刚到岗位的张天宇每天都加班加点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,练习运用PGIS三合一平台。为了提高接处警速度、准确下达指令,张天宇深入全市大街小巷,仔细勘察标志性地貌,并将淮北市内地形详情化为心中的“活地图”。聪明好学的张天宇,很快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,能够准确、迅速、果断地处理每一起警情。
“我要投诉你!你是不是和撞我车的那个人一伙的?等了这么久还没有交警来处理事故。”有时候,面对报警人的无理指责和投诉威胁,张天宇只能先把委屈咽下去,耐心地向其解释:“我们已经联系过相关大队,但由于交警正在处理别的事故,不能马上赶到。让您久等了!”
作为接警组里唯一的男性,张天宇深知,有些连自己都觉得憋屈的事情,女性接警员会更加难以接受。“我刚来的时候,就看到一名女性接警员在接完电话后,偷偷地擦着眼泪,后来一问才知道,是一个喝多了酒的人,骂了难听的脏话。但是当电话再次响起时,她依然态度热情地接了电话。”张天宇告诉记者,报警人心情急迫,骂人也可以理解,但是女性接警员高度的责任感,总让她们含着泪发出温馨的声音。接警员每天当班时,必须全时段坐在接警台前,眼睛要一直盯着屏幕,嘴巴要不停地回答问题,在接到报警后要迅速调取视频监控、锁定实时情况。这种高强度的工作、容不得一丝疏忽的要求,接警员们已经习惯了。
“今年春节能回家吗?”电话那头传来张天宇母亲的声音。张天宇家不在本地,母亲刚做完心脏手术,他却不能回家陪护,心里充满了愧疚。由于工作需要,他必须坚守岗位。
大年除夕,万家团聚之时,110报警服务大厅依然灯火通明,电话铃声不时响起。
记者 傅天一